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無論是那種類型,它都有出自保健目的,不能速效的,但長時間服用可使人受益的特征。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3.1 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根據國內的行業現狀和國際慣例,國內保健品劃分為營養補充劑和中草藥、傳統滋補類保健品兩大類。
中草藥、傳統滋補類保健品主要是針對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食品。這些產品大部分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中醫配方為依據,以藥食同源的中草藥或動植物提取物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典型的產品如東阿阿膠、古漢養生精、人生蜂皇漿等。
營養補充劑是一個泊來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來,理論基礎是西醫的現代營養學和預防醫學,認為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是導致各種慢性病和亞健康的重要原因,主張服用營養補充劑來補充營養,以增進身體健康,原料主要是維生素、礦物質、動植物提取物等。典型的產品如維生素、蛋白粉、螺旋藻片等。按照國際上的統計口徑,營養補充劑又可分為膳食營養補充劑、減肥管理類食品、兒童膳食營養補充劑幾大類。
中國保健品行業興起于80年代,發展至今,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自身的健康日益關注。80年代末期到95年初,是保健食品行業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保健食品的高額利潤和相對較低的政策壁壘和技術壁壘,涌現出了3000多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
但僅僅建立在廣告宣傳和龐大的營銷攻勢基礎上的保健食品行業難以支持長久的發展,1995年到1998年保健食品行業經歷了一個低谷期,企業數量和銷售額大面積萎縮。1996年以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保健食品行業的制度規定。由于行業逐步規范和新一輪保健食品消費熱潮的興起,2000年中國開始取消保健藥品整頓保健食品行業,2001年和2002年保健食品行業又開始大幅下滑。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的好轉,適應新的健康觀念的新型保健食品不斷涌現,市場整頓促使消費者購買信心的增強,使行業重新展現生機。至2004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達到近500億元。在此期間,外國保健食品開始登陸中國市場并迅速占領相應市場。
從2005年開始,中國保健品行業進入新的成長期,企業促銷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趨于理智,消費者選擇產品更注重質量、品牌、實際功效等。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的保健品開始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如燕窩、人參、驢膠等。隨著城市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保健品的消費文化已經形成并逐漸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保健食品企業的開始走產品、品牌差異化的戰略,更加注重產品的功效和消費者的需求。2010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超過近1000億元,至此,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開始進入繁榮發展的成長時期。但從整個保健食品產業的生命周期來看,中國的保健食品行業競爭格局比較混亂,行業的集中度不高,管理以及自律的狀況都處于初級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三十來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截止2015年10月我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534家,其中59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虧損金額為4.19億元。